朱其新 教授

时间:2018-11-05 浏览: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姓 名

朱其新

23026

性 别

最高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博士

职 称

教授

职 务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电子邮箱

bob21cn@163.com

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苏州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二级),苏州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智能物联系统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7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9年破格晋升教授。2008年度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10年度“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井冈之星)”,2011年入选全球通杯第五届“江西十大IT青年”和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4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十三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019年入选苏州科技大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江苏省智能共融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苏州市共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江苏省“建筑智慧节能”重点实验室“建筑设备系统运行与智能控制”方向带头人、苏州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负责人和江苏省重点学科“数学”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方向带头人。任包括《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和《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在内的40余本国际权威期刊的论文审稿人。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数控系统的精密控制、伺服控制、机器人控制、建筑设备自动化、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2010-2012,2014-2017,2019-2022)和省级项目6项,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完成实际工程项目20余项。在Automatica、IEEE、ASME、《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知名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SCI收录的期刊论文6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被引用23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用785次。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2件。指导的研究生卢开红的硕士论文“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和保成本控制器设计”荣获2016年度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国际和全国机器人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100余项。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学术论文

1.Qixin Zhu*,Wenxin Sun, Yehu, Shen, Guizhong Fu, Yong Yang, Jinbin Li,A novel combined control of flexible single-link manipulator based on singularly perturbed theory.Robotic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2024, 44(6):806-816 (SCI)

2.Qixin Zhu*,Jiaqi Wang,Hongli Liu, Yonghong Zhu, Fan Zhang, Double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PMSM servo system based on strong tracking of reference trajectory.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 Technologies,2023, 12:3373-3383(SCI)

3.Kaihong Lu*,Qixin Zhu*,Xiaoxi Yan, Distributed ergodic algorithms for mixed equilibrium problems:Absent of cut property.Automatica, 2022, 141(7):110297(SCI,TOP期刊)

4.Kaihong Lu* andQixin Zhu*, Nonsmooth continuous-time distributed algorithms for seeking generalized nash equilibria of noncooperative games via digraph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2022, 52(7):6196-6205(SCI,TOP期刊)

5.Qixin Zhu*Yusheng Jing, An optimized cosine jerk motion profile with higher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Assembly Automation, 2022, 42(3): 350-360 (SCI)

6.Qixin Zhu,Mengyuan Liu, Hongli Liu and Yonghong Zhu,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its improvement technology in modeling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water system.Mathematical Bio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22, 19(5):4841-4855 (SCI)

7.Kaihong Lu* andQixin Zhu*, Distributed algorithms involving fixed step size for mixed equilibrium problems with multiple set constraint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2021, 32(11):5254-5260(SCI,TOP期刊)

8.Qixin Zhu*, Kaihong Lu, Yonghong Zhu, Guaranteed cost control of distributed paramete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2020, 22(1):944-955SCI

9.Qixin Zhu*,Lei Xiong, Hongli Liu,A robust speed controller with smith predictor for a PMSM drive system with time dela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2017,15(5):2448-2454SCI

10.Shousong Hu,Qixin Zhu*,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and analysis of stability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with long delay.Automatica,2003,39(11):1877-1884 (SCITOP期刊)

11.Qinxin Zhu*, Kaihong Lu, Yonghong Zhu,Guaranteed cost control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under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with active queue management.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2016, 18(4):1546-1557SCI

12.Qixin Zhu*,Kaihong Lu, Yonghong Zhu, Observer-based feedback control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with delays and packet dropouts.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Transactions of The ASME,2016, 138(2): 1-8SCI

13.Hongli Liu,Qixin Zhu*,Newforms of Riccati equations and the further results of the optimal control for 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2014,12(6):1160-1166SCI

14.朱其新*,王嘉祺,朱永红,基于全部参数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前馈控制及扰动抑制,兵工学报,2024,45(2):417-428(EI)

15.朱其新*,姜晨艳,张国平,朱永红,基于三角函数正交性的永磁伺服系统机械参数辨识,兵工学报,2023,44(6):1820-1828(EI)

16.朱其新*,金雨昇,一种Jerk平滑的非对称正弦轨迹规划设计方法,系统科学与数学2022,42(3):555-567(CSCD)

17.朱其新*,王嘉祺,谢广明,伺服系统复合自适应控制研究综述,航空制造技术,2021,64(22) : 14–27. (CSCD)

18.朱其新*陈健亨,胡寿松,一种组合型中点SPWM采样方法的研究,电机与控制学报2014,19(12):72-78,94(EI)

19.朱其新*胡寿松,无限时间长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随机最优控制,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21(3);321-326 (EI)

20.朱其新*胡寿松,网络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控制与决策,2004,19(2):157-161(EI)

(二)代表性科研奖励

1.2023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G高端电子产品磁性能及表面质量在线检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2024年10月(6/10)

2.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缸体微纳平台网纹珩磨加工关键技术工艺与装备, 2023年10月(2/5)

3.201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机器人控制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12月(1/10)

4.2017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城市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应用, 2018年1月(6/11)

5.2012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与综合,2013年5月(1/3)

(三)代表性发明专利

1.朱其新,庄梦祥,刘红俐,一种空调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ZL 202111159203.1,发明专利,2024年9月24日,已授权

2.朱其新,王嘉祺,金建锋,谢鸥,一种用于伺服系统的摩擦补偿前馈控制器,ZL202111237227.4,发明专利,2024年2月23日,已授权

3.朱其新,王嘉祺,周莉,张金胜,刘红俐,谢鸥,牛雪梅,张德义,蒋全胜,一种基于参考轨迹强跟踪的伺服系统振动抑制方法,ZL 202210889570.5,发明专利,2023年6月16日,已授权

4.朱其新,尹一伊,刘红俐,牛雪梅,牛福洲,陈浩,谢鸥,苗静,沈晔湖,尚文,吴永芝,一种基于GAN网络的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ZL201910779567.6,发明专利,2023年8月23日,已授权

5.朱其新,尹一伊,刘红俐,沈晔湖,牛雪梅,牛福洲,陈浩,谢鸥,蒋全胜,苗静,尚文,吴永芝,一种基于零力控制的机器人标定方法研究,ZL 201910779571.2,发明专利,2022年7月22日,已授权

6.朱其新,何天磊,刘红俐,蒋全胜,牛雪梅,牛福洲,谢鸥,一种基于极点配置的Smith预估补偿控制方法,ZL 201811220439.X,发明专利,2021年10月1日,已授权

7.朱其新,熊磊,牛福洲,刘红俐,蒋全胜,谢鸥,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鲁棒两自由度控制器的实现方法,ZL201811201127.4,发明专利,2020年7月10日,已授权

8.朱其新,费清琪,刘红俐,蒋全胜,一种数控系统轨迹规划中加减速控制方法,ZL201810134489.X,发明专利,2020年11月20日,已授权

9.朱其新,刘红俐,蒋全胜,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位置识别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11262743.1,2019年6月11日,已授权

10.朱其新,陈健亨,刘红俐,一种产生SPWM控制信号的新型采样方法,发明专利,ZL 201310082565.4,2016年4月27日,已授权

四、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柔性机电伺服系统振动抑制的新策略与带宽参数估计研究,51875380,2019.01-2022.12, 60万(主持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减小高速高精度机电伺服系统跟踪误差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51375323,2014.01-2017.12,80万(主持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速率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60964004,2010.01- 2012.12, 24万(主持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非线性扰动的长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鲁棒控制, 60474076, 2005.01-2007.12,22万(排名第二,项目申报书撰写者)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陶瓷梭式窑烧结工况识别与智能优化控制方法研究,62063010,2021.01-2024.12,36万(排名第二,子课题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陶瓷窑炉智能控制方法研究,61164014,2012.01-2015.12,50万(排名第二,子课题负责人)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基于多智能体陶梭式窑群信息融合与混杂智能控制方法研究,61563022,2016.01-2019.12,46万(排名第二,子课题负责人)

8.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BY2016044-01, 2016.07-2018.06,15万(主持人)

9.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计划项目:多速率网络控制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2010DQ01700, 2011.01-2013.12,6万(主持人)

10.企业委托项目:面向典型工业场景的一体化高精度机器人的研发,2024.12-2027.12,60万(主持人)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苏ICP备11028812号